用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弘扬中国精神,厚植家国情怀,激发担当精神,增强“四个自信”,让思政教育真正起到春风化雨、凝心聚力的效果。近日,宜春学院开展了以“讲抗疫先锋故事,学伟大抗疫精神”为主题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师们以时不我待的精神积极拓展渠道、创新方法,以多种方式将抗疫精神融入课程,讲好抗疫这堂“大思政课”。
后疫情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学院教师姜银杰在二教楼东一308翻转课堂教室为20级护理学本科1班的29名同学上了一堂印象深刻的抗疫专题讨论思政课,主题为“后疫情时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与自由”。
课前,教师提前通过学习通分组任务给同学们发放了3份阅读讨论材料,分别是“伤寒玛丽的故事-世界上第一例为人所知的无症状感染者”、“纽约市的苏打水禁令”、“全员核酸检测过程中对法治与自由的思考”。课堂上,同学们分别就主题开展分组讨论。
讨论过程中,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小组展示环节大家深刻剖析了案例,分别从无症状感染者、政府、公众等多个角度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大家表达了对“伤寒玛丽”的同情与无奈,从而升华为对疫情中无症状感染者的尊重与关怀,一致认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大于个人的自由权,作为公民,应当严格遵守当地政府部门的防疫法令,不信谣、不传谣,为战胜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抗疫先锋绘就红色图谱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徐天兰通过学习通APP向外国语学院20级翻译班、20法语班、20英师4班同学们发布任务,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动态并结合学习内容谈谈自己的感想。同学们认真准备,积极思考,有的谈了自己对疫情防控的感触,有的结合所学的“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谈了对伟大抗疫精神的体会。
课上,徐天兰以“抗疫先锋绘就红色图谱”为主题,将抗疫素材融入到“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这一章节中。她从“疫线誓言传红色信仰显坚定意志”、“疫线救人传红色初心显人民至上”、“疫线集结传红色精神显强大凝聚”、“疫线家书传红色使命显家国情怀”四个方面,为同学们阐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是唯一有能力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力量”;“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就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思政课堂丰富多彩的抗疫元素的融入,让同学们感触颇深,进一步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更加深刻认识到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在课堂讨论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认为通过疫情防控工作可以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看到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表示要按照中央精神要求做好自身防护,要向抗疫先锋学习,着眼大局、同心抗疫。
从抗战精神到抗疫精神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李婷以“从抗战精神到抗疫精神”为主题,从抗战精神和抗疫精神的异同点切入,通过大量的事例,激发了21级软件工程、大数据班同学的浓厚兴趣。她强调这两种伟大精神虽然产生于不同的时代,面对的是不同的敌人,但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磨难、砥砺前行中铸就形成的,具有一脉相承的基因,同根同源的内核,克敌制胜的密码,都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李婷组织学生就这两种精神展开研讨,从全民抗战到举国抗疫,看伟大的民族精神;从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到抗疫斗争的主心骨,看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力。学生们在研讨中学习,进一步了解到为什么在旧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为什么在新时代也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李婷还和学生聊起了战疫中的校园故事和“中国精神”。同学们积极地分享校园里发生的、新闻里看到的战疫故事。
推动“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紧密结合全民战“疫”思政素材,将“抗击疫情”转化为“思政金课”,宜春学院教师充分挖掘在抗击新冠肺炎中鲜活生动的育人素材,用好抗疫思政元素,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传递坚定信心,努力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观念、价值转换为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帮助青年学子在奋斗中激扬青春,在磨砺中茁壮成长。(通讯员 何杰)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