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简介
井冈山大学位于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所在地、素有“江南望郡”之称、享有“文章节义之邦”美誉的吉安市。学校创办于1958年,是江西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高校、科技部与江西省人民政府会商支持建设高校、同济大学对口支援高校。学校2011年开始举办研究生教育,2021年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一所融研究生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留学生教育和成人教育于一体的全日制综合性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万余名,教职工16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近2500亩。
学院概况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立于2002年,下设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环境工程与科学系以及生物与医药现代产业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环境工程和生物检验检测技术3个本科招生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512人,现有生物学、资源与环境、生物与医药(生物技术与工程)3个硕士学位点,在校研究生100人。生物科学专业先后入选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江西省一流专业和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环境工程专业为校一流专业,同时是学校与同济大学、桂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专业。学院先后获得江西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师德建设先进单位、全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点、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学院秉持“教学立院、人才兴院、科研强院、文化铸院”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强化本科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培养高素质中学生物教学师资、以及生物与医药和环境保护类高级专门人才,正努力建设成为办学层次完整、特色鲜明的区域高水平教学应用研究型学院。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专任教师64人,其中教授19人(含2名特聘教授),副教授2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8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90.6%)。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1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2人,江西省赣鄱英才(含双千)6人,赣鄱俊才18人,江西省教学名师、江西省先进工作者、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各1人,江西省优秀共产党员2人。
教研平台厚实:学院拥有生物科学国家一流专业,江西省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物学江西省一流学科,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红壤区功能生物与污染治理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卤水锂资源综合利用江西省工程技术中心、江西省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西省器官发育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红壤丘陵区农业环境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人类疾病斑马鱼模型与药物筛选工程实验室等省级科研平台;配备有扫描电子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等大型仪器设备供教学科研使用,总价值达7000余万元。拥有现代化的生命科学综合实验大楼,建筑面积达12000平方米。
教研成果丰硕:近年来,学院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江西省重大专项课题等200多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项,科研经费超过8000万元;入选国家一流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师政示范课1门,江西省一流本科课程、育人共享计划课程6门,入选江西省高水平教学团队4个,江西省十四五重点规划教材1个,获批省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4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
学位点概况
生物与医药(生物技术与工程086001)
主要研究方向: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药物高通量筛选与创制、医药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
方向一 药用资源开发与利用:基于井冈山区域丰富的药用资源,开展药用植物调查编目、种质资源的保存与快繁种植、有效成分提取与活性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构建了龙脑樟、太子参、百合等中药材的快繁和种植技术体系,种植面积达数十万亩,实现了使用人工饵料进行水蛭的室内饲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该研究方向成员27人,其中教授12人,全国先进工作者,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国家级人才10人次,江西省双千等省级人才20人次,拥有江西省一流学科、江西省重点实验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平台,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 47 项,在国内外著名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获批专利10项。
方向二 药物高通量筛选与创制:以模式动物斑马鱼为载体,围绕器官发育生物学、斑马鱼疾病模型构建、药物药理毒理学评价等方面开展药物筛选与创制研究,在肝脏发育、心血管发育、神经发育等方面建立了人类疾病斑马鱼遗传缺陷和器官发育与损伤再生模型,筛选获得治疗脑出血先导化合物药物1个。该研究方向成员17人,其中教授4人,江西省双千等省级人才5人次,拥有江西省一流学科、省重点实验室和省工程中心等平台,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0项,在PNAS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00余篇。
方向三 医药污染治理与环境修复:围绕医药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医药源性水土污染修复、生物仿生材料与医药污染治理、药物环境风险评价与预警等方面开展相关研究,构建了微生物制药菌渣、贵重金属治理与回收的绿色循环利用体系,研制了本土生物质高性能吸附材料,建立了医药废水高效处理工艺,实现了医药污染物的深度处理与资源化回收。该研究方向成员25人,其中教授5人,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青年长江等国家级人才8人次,江西省双千等省级人才11人次,拥有省一流学科、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28 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著名期刊发表相关论文160余篇,获批专利15 项。
生物学(植物学071001)
主要研究方向:植物保护生物学、植物环境生理生态学、植物入侵生态学
方向一 植物保护生物学:依托井冈山、武功山等地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围绕区域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安全、珍稀濒危植物濒危机制、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开展相关研究。该方向建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团队现有成员8人,其中省部级人才1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1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授权相关专利8项。
方向二 植物环境生理生态学:针对区域主要经济作物面临的逆境胁迫,围绕逆境胁迫下的形态适应性、光合适应性等开展植物逆境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该方向建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团队现有成员7人,其中省部级人才1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项,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授权相关专利5项。
方向三 植物入侵生态学:基于区域生物入侵日趋严重的背景,针对重大、重点入侵植物,围绕入侵危害监测、入侵机制及综合防治开展相关研究。该方向建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团队现有成员8人,其中教授3人,省部级人才2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2项,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授权相关专利8项。
生物学(动物学071002)
主要研究方向:动物进化基因组学、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利用、鸟类生态学
方向一 动物进化基因组学:以江西丰富的动物资源为对象,开展动物基因组学、谱系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为动物进化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该方向建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团队现有成员8人,其中教授2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项,在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等期刊发表系列论文70余篇。
方向二 节肢动物多样性与利用:基于区域内丰富的节肢动物,开展传粉昆虫生物学、蜘蛛多样性及行为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该方向建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团队现有成员12人,其中教授2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发表相关论文80余篇,相关研究成果刷新了江西省蜘蛛物种总数的新纪录,奠定了江西省蜘蛛资源在中国蜘蛛分布的重要地位。
方向三 鸟类生态学:基于区域内丰富的鸟类资源,开展鸟类行为生态学、鸟类进化与谱系地理学等方面的研究。该方向建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团队现有成员7人,其中教授1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
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71010)
主要研究方向:生物活性小分子物质、功能基因挖掘与开发、分子遗传育种
方向一 生物活性小分子物质:利用现代分离技术,开展具有药用开发价值的生物活性小分子物质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和改造研究,为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该方向建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团队现有成员6人,其中教授1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0项,发表相关论文40余篇。
方向二 功能基因挖掘与开发:综合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与调控规律、器官发育功能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该方向建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团队现有成员5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5项,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
方向三 分子遗传育种:综合运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水稻抗性基因的挖掘及功能验证、辣椒抗病基因的挖掘等方面的研究,从而为开展优良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该方向建有良好的学科平台,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江西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团队现有成员6人,其中教授2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6项,发表相关论文50余篇。
资源与环境(环境工程085701)
主要研究方向:水体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利用、污染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环境修复与污染治理
方向一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聚焦红壤丘陵区特色资源和电子产业环境污染,围绕畜禽粪便、矿山尾矿、电子产业等典型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问题,重点发展无害化生物堆肥、场地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典型工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环境功能材料开发等4个研究方向,在固体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以及环境功能材料研发等方面极具特色。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10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方向二 水环境治理与废水处理:聚焦江西省“2+6+N”产业及吉安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工业污染、面源污染、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等突出的水环境生态问题,重点发展水环境风险评价与预警、典型工业难降解废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河流湖泊富营养化生态修复等4个研究方向,在水环境风险评价与预警、水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等方面极具特色。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近10项,发表SCI论文2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8项,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方向三 红壤改良与土壤污染修复:聚焦红壤丘陵区农业生产及矿业开发产生的土壤污染等问题,重点开展红壤改良、尾矿土壤生态修复、作物连作障碍消除、土壤碳汇及氮素转化等4个研究方向,在重金属钝化技术、生物提取与固定(植物、微生物)技术、微生物菌剂技术研发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近5年,承担国家级项目10多项,发表SCI论文3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9项,获中国稀士科学技术奖等省部级奖项2项。
欢迎广大学子和社会有志青年报考生命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具体报名和考试安排详见学校官网公布信息。
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