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对“三农”工作做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景德镇学院“‘花’开盛景·情暖乡溪”志愿服务队理论联系实践,将学校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紧密相连,用实际行动践行大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使命,把劳动教育走深走实,用趣味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多方面、多维度筑牢暑期防溺水安全网,呵护祖国未来健康成长。
一、寻青春足迹,助乡村振兴
服务队成员手持调查问卷前往浮梁县王港乡坑口村,他们穿梭于乡村的田间地头,深入到四十余户农民家中,以亲切的笑容和诚恳的态度,与农户们深入交流。在交谈中了解村民所想所需,为后续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助农方案提供了有力支撑。
据了解,王港乡坑口村种植依据当地良好生态环境种植多种农作物与经济作物。服务队成员在王港乡坑口村书记及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各类农作物种植区域。在种植户的专业讲解下,他们认真观察了作物的生长态势,了解了当下所用的种植技术与宝贵的种植经验,对农业生产与产业兴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志愿服务队与农户探讨农业技术问题并了解农户基本生活状况
广袤的农田里,杂草肆意生长,服务队成员们不惧骄阳,手持工具,埋头苦干。他们仔细分辨杂草与农林果蔬,利用锄头铲去大片杂草。汗水浸透他们的衣衫,泥土沾满他们的手脚,但脸上依然挂着灿烂的笑容。虽然锄草手法笨拙,但胜在心诚心细。在服务队成员的不懈努力下,农田、果林、菜地变得整洁有序,为农林果蔬后续的茁壮成长创造了更加良好的条件。
二、红色基因代代传,文化血脉不能断
景德镇学院“‘花’开盛景·情暖乡溪”志愿服务队在王港乡坑口村村干部罗宇航带领下,有幸拜访到了有六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张国安。老同志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体态康健、神采奕奕。队员们与老党员齐聚一堂,共听红色故事。张国安聊起当年往事,一度哽咽,他表示,旧社会是苦难无望的,感谢党给了他们教育的机会,让自己成长。历经沧桑,跨越世纪,却依然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入党时间、入党介绍人、职务及入党宣誓的画面。人生岁月已过八十多载,但他始终牢记党员的责任与义务、使命与担当。正是这种永恒不变的信念,更加坚定了新时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决心。
志愿服务队拜访张国安老党员
服务队成员们跟随村干部参观景德镇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五代十国古窑遗址并聆听讲解。村干部为志愿服务队成员们讲解该遗址的发现、传承与保护。在细致生动的讲解中,潜移默化地解释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使服务队成员们意识到文化血脉传承的非凡意义,认识到有效发挥青年志愿者在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为文化传承贡献青年力量的重要意义。
三、水域危险须警惕,防溺安全常铭记
防溺进行时,筑牢防溺安全网。景德镇学院“‘花’开盛景·情暖乡溪”志愿服务队带来的自导自演的防溺水情景剧成为坑口村的焦点。小朋友们聚精会神地观看防溺水情景剧,被紧张的剧情深深吸引。志愿服务队以这种直观、有趣的形式,让小朋友们真切感受到溺水的危险和正确应对的关键性。
表演结束后,景德镇学院“‘花’开盛景·情暖乡溪”志愿服务队趁热打铁,向孩子们介绍防溺水“六不、两会、四知道”,并用小礼品激励的方式帮助小朋友们熟记、模拟练习,使防溺水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小朋友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收获了宝贵的防溺水知识,更深刻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安全的重要性。
在此次志愿服务活动中,景德镇学院“‘花’开盛景·情暖乡溪”志愿服务队成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为农村孩童的“防溺安全网”筑建添砖加瓦,以力所能及的方式践行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
把为基层服务作为最好的课程,在磨砺中经历风雨、长才干、壮筋骨。在新时代的征程,景德镇学院“‘花’开盛景·情暖乡溪”志愿服务队将继续以乡村建设为目标,以更加饱满的热情与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农村建设,结合自身专业特长,聚焦传承与创新,实践于基层,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作为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合影留念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