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交通大学交通学院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抓“龙头”、抓关键上力求突破,以“党建+五学”的发展思路,推动党建引领融入“五学”(学院治理、学科建设、学者队伍、学术能力、学生培养)各要素,推动“双融双育”落地见效。
党建+学院治理。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贯彻执行“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强调依法治院、民主管理、专家治学,积极培育“惟实惟新、善交善通”的院训文化。学院党委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深入实施“火车头”党建提升工程,紧紧围绕“一个中心”“五个重点”开展党建工作,即以“党建引领、融合中心工作,推动学院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中心,以“政治上把方向举旗帜、战略上管大局作决策、组织上抓班子带队伍、根基上强服务聚人心、实践上扛责任保落实”为重点,全面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强化资源整合、激发基层活力,学院在教学系的基础上,建立功能型研究所,构建了“三驾并驱”(系、所、支部“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并驾齐驱)的运行机制,向管理创新要活力,迈出了开拓创新的坚实步伐,学院治理能力水平得到明显提升。
党建+学科建设。办大学就是办学科,建学科要科学建。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发展,党委会和党政联席会经常研究学科建设事宜。为冲击国家“双一流”学科,学院党委动员各研究所党员教师带头勇担使命,号召学术带头人组建突击队,锻长板、补短板、树样板,对标对表、持续发力。针对“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国家重大项目”等一流学科建设关键指标,学院外请专家指导、内建队伍攻坚,组建专班加班加点进行申报。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带头人刘林芽教授团队牵头申报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铁路基础设施智能建造质量控制关键技术”项目获批,形成了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该项目任务书下达项目经费6715万元,实现了学校历史性突破。下一步,学科将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建立动态监测和过程评价机制,明确突围路径,全力打赢国家一流学科“突围战”,以一流学科建设成效带动专业建设与发展,将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同步进行,推动学科交叉和专业融合互相促进。
党建+学者队伍。一流学者(师资)才能培养一流的学生。学院党委认真落实“双融双育”中的“培育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人才工作作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制定实施人才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在人才引进上把关定向,在人才稳定上团结服务,在人才发展上引领护航。坚持外引和内培、“头人”和“人头”相结合,扩大人才的“蓄水池”。除此之外,学院党委在实施“火车头”党建提升工程中,探索运用“123456”工作法,明确学院班子分工,抓好学院中层干部队伍(系部科室主任、教职工支部书记)、学术带头人队伍、管理服务队伍、学生骨干队四支队伍。其中的学术带头人队伍就是学者队伍,安排了三位党委委员、副院长分别负责各自领域的学者队伍建设,进一步打造了新时代学者队伍的“铁人铁军”。近年来,学院师资队伍博士化率明显提升,年龄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和学缘结构更趋合理。
党建+学术能力。学院党委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科研团队中让党员当旗手、做骨干,同时注重组织和凝聚非党员教师的力量,形成合力、同向发力。学术团队在支部的引领下,筑牢了团队成员的理想信念根基,坚定了教学科研发展的正确方向。学院坚持党建引领,始终心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将科研工作与服务社会紧密结合,聚焦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主动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多个领域实现了科技成果转化。学院党委营造了“既比学赶超、又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鼓励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教师将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学院事业发展,在学院这个平台实现人生价值。2022年,学院12名博士获得国家自科基金立项,2名博士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立项,总数位列学校前2名。新成立不久的交通运输研究所3名博士潜心科研,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的高水平论文。学院多名博士聚焦江西省水路交通产业布局优化、发展政策制定和完善,首次获得了中国工程院重大战略咨询项目《江西省水路交通发展战略研究》等多个项目。高铁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在2022年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评估中获评优秀。
党建+学生培养。学院党委坚持立德树人,积极对标“双融双育”中的“培育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出台《“三全育人”实施方案》《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人才培养实施方案》,选聘五名优秀辅导员分别牵头“五育”工作。学院党委深入实施“火车头”党建提升工程,以“红尖椒”培育工程党建品牌为引领,运用培根铸魂法、学教融合法、党建共建法、车头牵引法、五育并举法,把拔尖的学生培养成学生党员,把学生党员培养成拔尖人才,做好“双培”工作。继“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铁路青年岗位能手”后,近日又涌现了“全省最美大学生陈筱玥”“詹天佑基金奖学金获得者肖瑶”等优秀学子。学院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专任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在多项国赛中斩获奖项。(丁锋贵)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